深入对比Virtual与Clanker:谁能登顶Base生态AI王座?

短短数月,Base从一个相对陌生的Layer2项目迅速跃升为以太坊兼容生态的领跑者,TVL(总锁定价值)突破38.5亿美金,超越了Arbitrum和Optimism,成为Layer2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新巨头。凭借Coinbase的强力背书和北美资本的支持,Base生态在2024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11月资金流入已超过Solana,成为区块链领域最炙手可热的财富赛道之一。然而,尽管Base在资金流入和生态增长上取得显著成绩,其链上的交易量仍未超越Solana,这表明在高速扩张的同时,Base依然面临着持续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

以市场价值为例,Clanker的CLANKER代币市值已经达到7000万美元,这一数字反映了Base生态的巨大吸引力和当前的热潮。与传统VC币玩法不同,Meme代币的崛起将链上数据和用户的交易行为反向驱动到交易所listing,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态模式。用户通过链上积累筹码,再利用交易所流动性完成退出,这种玩法将CEX(集中交易所)推向了市场的角落,这也是笔者认为真正牛市初期的强大暗示,类似于2020年DeFiSummer爆发的链上流动性景象。这种创新的机制展现了Base生态的活力,同时也暴露出其仍在市场竞争中面对的挑战。

Artemis上Base与Solana的链上数据对比

而公链与生态项目之间的关系,就像夫妻共舞,彼此密不可分、互为左右手。Base作为一条公链,是否能借助AIAgent与Meme文化的赋能,突破40亿美金的TVL大关,成为市场的领航者,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挑战。同时,像Clanker、VirtualProtocol等生态项目,能否在Base生态中找到生长的土壤、借助市场热度而崛起,也值得关注。Clanker和VirtualProtocol是本轮Base热潮中的代表性项目,前者作为“制造热门Meme的机器”,后者从GameFi到AI基建再到消费平台,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但都抓住了市场风口,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通过这些项目的崛起,我们看到了Base生态的吸引力和当前的市场热潮,展现了公链与项目间深层的利益纠葛和默契,虽然风月无边,但背后依然充满了商业与市场的利益驱动。

Clanker:Base生态的“HitMeme”制造机

Clanker,就像一个从《RickandMorty》穿越而来的疯狂发明,在Base公链的实验室中成为了现实——它是一个充满鬼点子的AIAgent,专注于用社交媒体和智能合约把虚无缥缈的创意变成现实中的Meme代币。想象一下,像Rick一样随手一挥,@clanker直接在Farcaster上部署一个ERC-20代币,还附带流动性池和智能锁仓功能——这不仅是科技的魔术,更是一场去中心化叙事的狂欢。Clanker通过简化操作流程,依托Clanker.sol合约实现ERC-20代币的铸造、UniswapV3池的初始化、流动性注入与锁定,用户仅需在Farcaster上发起简单请求,即可轻松完成代币的部署和分发,目前已经打造出多个市值过千万美元的Meme代币。它打破了技术壁垒,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Meme经济的缔造者,同时通过40%的手续费分成机制,为社区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

Clanker技术实现流程图

然而,这场狂欢并非仅仅为了娱乐。Clanker正在探索如何将DeSci(去中心化科学)的理念融入其体系。例如,未来的代币可能不再只是搞笑或情怀,而是承载科研资助、实验成果共享或开源工具支持的功能。就像Rick用随手发明解决宇宙问题一样,Clanker的代币或许能成为科研界的实验工具,为科学家提供新的资助模式,同时以链上透明性重塑学术信任体系。这种DeSci与Meme的结合,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为区块链应用打开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未来。

Clanker就是这样一个疯狂又富有创意的实验室,在笑声与创新中,将Web3的边界不断拓宽。谁知道,下一个被它改写规则的行业,会不会就是科学?

CLANKER、LUM、ANON三大代币市值表现

CLANKER、LUM、ANON三大代币的发行故事,尤其是ANON与匿名发帖工具anoncast的结合,甚至吸引了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的关注。同时值得关注的是AIMemeLuminous($LUM)的诞生源于Farcaster社区的一次灵感碰撞,一位用户提出了创建象征人类与AI协作成果的代币这一大胆构想:以交织的蓝金光流代表AI和人类意识,形成无限循环,深空背景则传递科技与未来感。通过Clanker平台,这一创意迅速实现,代币的铸造、UniswapV3池初始化、流动性注入与锁定,以及40%交易手续费回馈机制的设计,全部流程自动化完成。$LUM不仅凭借简化的操作流程降低技术壁垒,还通过“人类与AI协作”的叙事主题和艺术化视觉设计迅速吸引社区关注,成为Base生态内的文化符号。依托强大的社区传播力,$LUM从灵感到市值目前已突破3000万美元。

一方面Clanker作为一个创新平台,通过简化用户操作流程(如通过@clanker直接生成代币)与AI协作发行代币,极大地降低了技术门槛,使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Meme代币的创建和传播过程中。另一方面,看客们也不禁疑虑Clanker模式能否持续?作为“币圈化”项目,它目前的模式侧重炒作和传播,缺乏实际“用”的场景。笔者在此想要援引文化人类学学者的思考,在现实中一种文化既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过程,也不是一种唯心的建构。它是一种生命体根植于土壤的生活,既包括牧羊人、渔夫和农民简单的本能生活,也包括艺术家和哲学家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正如个体将动物生活的营养与繁殖同更高级的理性和智力活动紧密结合一样。随着世界在由实转虚,Clanker或许不仅是一个技术工具,更多则是Base生态系统中的创新和文化传播的核心引擎,逐步推动了社区互动和创造力的释放。

VirtualProtocol:币圈励志创业故事

虽然同属Base生态,但Virtual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以产品驱动为核心,强调AI与Web2用户的链接,逐步打造一套高频“用”的工具体系,Google前CEOEricSchmidt和A16Z联合创始人MarcAndreessen的观点,指出Virtual团队在高频试错中的独特优势。从PathDAO到VirtualProtocol,团队用三年时间跨越GameFi、AI基建,再到消费者DApp,完成了市值从1000万美元增长到10亿美元的奇迹。

PathDAO的早期GitHub以及生态负责人的Twitter

Virtual包含多元产品线,其中包括MyShell的AlppStore等模块,虽然单个产品的市值和调用量不及Clanker的币圈Meme,但却在Web2工具化场景上打开了空间。$VIRTUAL是VirtualsProtocol平台的原生代币,专为AI代理人生态系统设计。用户需要使用$VIRTUAL来购买AGENT代币(如$LUNA),并且无法通过其他代币进行兑换,这使得$VIRTUAL成为进入该生态系统、购买和投资AI代理的唯一通道。VIRTUAL代币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了平台内的经济活动,确保了去中心化和公平分配。平台上的大多数代理人是代表特定个性或角色的知识产权代理人,如虚拟生命体、青蛙、表情包、唐纳德·特朗普、泰勒·斯威夫特等,同时,开发者还在打造功能性代理人,以增强用户与AI虚拟生命体的互动体验,并确保它们能无缝融入虚拟世界。这些代理人不仅能生成真实的收入,还能通过代币化机制实现长期增长与共同所有权,参与者通过持有$VIRTUAL代币和购买$LUNA代币,能够共享代理人带来的潜在回报。

但是Virtual却因为其“可用性”备受Degen质疑工具型产品是否“本末倒置”?作为一个加密货币生态项目,它的核心是“用”,而非“炒”,但是否因此丧失了传播价值?

Clanker:梁山的“起义者”

Clanker更像是刚被逼迫水泊梁山起义时的宋江,凭借自身的组织力和传播效应,让一批草莽英雄在乱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Clanker通过打造热点Meme代币,吸引了大批币圈用户的注意力,营造了市场狂热的氛围,就像梁山的“替天行道”口号,将起义的意识形态传播到天下。

但问题在于,梁山的招牌最终只是个口号,缺乏长久的支撑。Clanker发行的许多代币市值虽高,却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扎实的使用场景。这种模式更像是梁山在乱世中求生存的无奈之举,通过“炒”的手段不断扩张影响力,却未必能长久维系。

Virtual:梁山的“招安派”

相比之下,Virtual的路径更像是水泊梁山中的招安派。他们的核心诉求并非反抗,而是为了让弟兄们吃上饭喝上酒,追求稳定与秩序。Virtual专注于产品功能的打磨,通过AI工具赋能用户,为Web2和Web3之间架起桥梁,更像是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后努力维持的“正统地位”。

Virtual强调“用”,而非“炒”。它的工具型产品虽然调用频繁,但缺乏加密货币的传播效应,就像招安后的梁山,虽解决了短期生计问题,却失去了最初的反抗精神。这种模式在短期内或许更具稳定性,但是否能延续加密货币的意识形态价值,仍是未知之数。

意识形态的反抗vs.生计的妥协

梁山起义的核心矛盾在于反抗的意识形态与生存现实之间的博弈。宋江的“替天行道”代表了反抗精神,而最终的招安则是为弟兄们找到现实归宿的选择。这一转变展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想是反抗,现实是妥协。

同样,Clanker与Virtual之间的分歧映射出了加密货币生态中的另一种矛盾,“炒”与“用”的对立,实际上反映了加密货币的更深层次问题:随着BTC和ETH逐渐被主流接受,并进入战储和合规时代,究竟是需要更多的产品创新,还是需要更强的意识形态传播?正如宋江在山头俯瞰军营时所感慨:“我等既为草寇,岂有不归顺朝廷之理。若是作乱,只为讨个安稳的日子,岂可永作乱民?”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从反抗到现实妥协的心路历程,也为我们思考加密货币的未来提供了一个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