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acyMuur
编译:Tim,PANews
在过去的15个月里,DeFi的流动版图已在各链间重塑,那些由炒作热潮驱动的项目逐渐退出舞台,流动性已悄然集中到基本面强劲而非市场炒作为主的地方。
核心见解DEX交易量在2025年1月创下38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后,随后两个月内下跌了35%,由此可推测1月可能形成了短期顶部。目前,排名前十的DEX占据了总交易量的近80%;仅Uniswap和PancakeSwap两家就占据了约40%的份额。基于Solana的DEX已悄悄占据排行榜主导地位,前10名中占据5席,其市场份额的成长主要由Meme币热潮所带来的交易量驱动。Hyperliquid彻底改变了永续合约领域的格局,从行业新秀崛起,到2025年3月已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文中所有见解均以公开数据为主。特别感谢DefiLlama持续提供的高品质统计数据。
由激增与放缓定义的周期2024年初,DEX交易量在3月和5月表现强劲,随后在年中之前逐渐放缓。
情况在第四季发生剧变,十一月和十二月交易量激增,这一势头延续至2025年1月,并达到3800亿美元的爆发式高峰。
然而,这场反弹仅是昙花一现。到了二月,市场成交量已骤降至2,450亿美元,35%的断崖式下跌为持续三个月的垂直飙升画上了句点。此次回落为更为审慎的第二季奠定了基调。
DEX主导地位:头部协议执掌大权DEX的市场格局仍然高度集中。目前,前十名的协议占了日交易量的79.5%,而仅前五名就占了59.1%。
Uniswap和PancakeSwap占据了DEX约40%的交易量,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两家累计交易量突破万亿美元的平台。它们的领先地位源于先发优势、对多链生态的广泛支持以及深厚的流动性。
UniswapLabs也推出了Unichain,这是一个基于OptimismSuperchain建构的以太坊第二层网路。该链旨在透过原生多链互通性实现快速、低成本的交易。
Solana的悄悄崛起引人注目的是,Solana在DEX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在目前排名前十的DEX中,有五个:包括Orca、Meteora、Raydium、Lifinity和Pump.fun。都是基于Solana原生开发的。
Orca(8.02%)和Meteora(6.70%)仅两者就占了全球去中心化交易所活动约15%的份额。
这一成长源自于低GAS费用、快速的区块时间以及SolanaMeme币热潮。Pump.fun飙升至前十名,正是这种火热的明证。
新兴协议:Fluid与AerodromeFluid(7.09%)是排名前五名的DEX中资本效率最高的平台。该协议在以太坊上表现活跃,每月清算额超过100亿美元。其在Arbitrum生态启动后尤为亮眼:交易量从2月的4.26亿美元激增至3月的16亿美元,充分证明其采用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Aerodrome作为Base的原生项目,展现了BaseL2上流动性的持续成长。
尽管Hyperliquid在现货市场排名并不靠前,但在永续合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市占率超过60%。
各链DEX市占率:成长易,留存难过去15个月清楚地表明了一个现象:大多数区块链项目能够吸引关注,但只有少数能持续保持吸引力。从2024年1月到2025年3月,链级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市占率变化迅速,仅有极少数专案真正具有使用者黏性。
Solana取得了最大的突破。它在2024年稳步攀升,受TRUMP和MELANIAMeme币热潮推动,于2025年1月达到45.8%的市占率高峰。但到3月份,其市占率腰斩至21.5%,不过仍以25.1%的平均占比稳居各公链之首。
以太坊则完全相反。2024年初以约32%的份额开局,2025年1月跌至15.3%,随后在3月反弹至26.4%。当然,即便以太坊失去成长动能,但其生态韧性仍在。
Base堪称最稳健的追赶者。从2024年3月的3%持续成长至12月的12.4%,2025年3月回落至7.4%,期间维持6.6%的平均占比。没有炒作加持,只有缓慢却有黏性的成长。
BNBChain以14.7%的平均份额保持稳定。既无暴涨也无暴跌,始终维持着稳定的散户资金流动。
Arbitrum开局强劲(16%份额)却后继疲软,至2025年1月已滑落至4.8%,被Base和Solana双双超越。
Blast在2024年6月创下42.3%的市占率高峰后,第二个月就消失不见。这是明显的激励驱动型交易量、用户留存率为零的典型案例。
总结:各公链的DEX主导地位具有强烈波动性。Solana曾异军突起,Ethereum实现价值修复,Base逐步拓展生态,市场炒作周期呈现大起大落的特征。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的公链并非声量最大者,而是实际使用率最高的网路。
中心化交易所仍主导现货交易量尽管DEX在2025年初出现爆炸性成长,但中心化交易所仍在现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即使在DEX交易量达到高峰的1月份,CEX仍占据了总交易量的近80%。
尽管中心化交易所的主导地位从2024年初的90%一度下滑至最低点79%,但更广泛的趋势显而易见:DEX虽然持续成长,但CEX仍然是大多数交易者的预设选择。
永续协议市占率链上永续合约的格局在2024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在dYdX稳坐永续合约交易头把交椅两年多后,Hyperliquid横空出世,重新定义了何谓主导地位。该平台在2月首次登顶,但在年中短暂被SynFutures超越,8月重夺榜首后便一骑绝尘。截至2025年3月,Hyperliquid已占据永续合约总交易量近59%的份额,彻底巩固了自身作为专业交易者首选平台的地位。
这一崛起势头吸引了大量的市场关注,其产品体验比以往任何去中心化交易所都更接近中心化交易所。相较之下,dYdX的市占率则迅速下滑。从2024年初占13.2%的市场份额,到2025年3月已暴跌至仅2.7%,用户纷纷转向更快、界面更简洁、更具现代感的替代平台。
Jupiter的永续合约则另辟蹊径,凭借着Solana原生的流动性和其现货DEX的导流作用,以8.8%的市占率攀升至第二位。虽然迅速崛起,但后劲不足,最终屈居Hyperliquid之后。其他如SynFutures、VertexProtocol和Paradex等项目也曾短暂崭露头角。
永续合约链:执行层在一个周期内完成重构过去一年永续合约基础设施领域的最大转变,并非用户偏好哪些协议,而是转而信任哪些链来执行交易。
到2025年3月时,以太坊和Arbitrum的永续合约交易量份额已暴跌至11.8%,较2024年1月两家合计超65%的市场主导地位形成鲜明对比,更新、更快的执行层此时已全面占据主导。
推动这项转变的核心力量是Hyperliquid自主研发的区块链。该链在同期内将其市场份额从13.6%大幅提升至58.9%,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取代了曾定义行业标准的各类Layer1和Layer2解决方案,成为永续合约交易的默认执行环境。其优势不仅体现在更快的交易速度,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专业交易者所要求的可靠性和低延迟保障。
Solana也曾经历了一轮强劲上涨,在2024年末由Jupiter和Phoenix项目推动,其市占率一度攀升至近16%。但最终稳定在10-11%区间,未能延续突破性成长动能。而Base和ZKsync生态虽显现活力(市占率峰值达6-7%),但始终未能跻身顶级公链行列。
同时,Blast成为了一个警示性的案例:这个昙花一现的项目在2024年6月曾达到18.8%的市场份额,却又以同样惊人的速度销声匿迹。在一个由产品品质和用户留存驱动的领域,单纯的炒作终难长久。新的产业执行标准已然明确:以效能为核心的公链重新定义了竞争基准,传统基础设施不再占据预设优势地位。
DeFi的未来不在于多链扩展,而属于那些能将产业叙事转化为使用者习惯的协议。
(以上内容获合作伙伴PANews 授权节录及转载,原文连结 )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意见,不代表区块客观点和立场,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决策与交易,对投资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间接损失作者及区块客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链上流动性的迁移:起落15个月,谁在炒作退潮后屹立不倒?〉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区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