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F(ProductMarketFit)指的是产品市场媒合度,意思是产品要符合市场需求,在创业之前先确认市场情形,了解要卖给何种类型的客户,摸清楚当前赛道的市场环境再进行产品的开发。
PMF的概念适用于创业者,以免打造出自我感觉良好但市场却不买单的产品/服务,而该概念也适用在加密货币市场,项目方应了解币圈玩家需求打造产品,而非堆砌技术与市场脱节。
过往CryptoAI大多与DePIN捆绑在一起,叙事在于利用Crypto的分散式数据训练AI,进而避免依赖单一实体的控制,像是算力、数据等类型,而数据提供者,则能够共享AI所带来的收益。
依照上述逻辑,其实更像是Crypto赋能AI,AI除了将受益代币化分配给算力提供者,难以Onboard更多新进用户,也可以说该模式在PMF上并不是那么成功。
AIAgent的出现更像是应用端,对比DePIN+AI像是基础设施,而显然应用程式较为简单易懂,也拥有着更好吸纳用户的能力,有着比DePIN+AI更好的PMF。
先是获得A16Z创办人MarcAndreessen赞助(PMF理论也是由他提出)、由两个AI对谈所产生的GOAT,开启AIAgent的第一枪,到现在ai16z与Virtual两边阵营各有优劣,AIAgent在币圈的发展轨迹如何?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就让WOOXResearch带大家看看。
第一阶段:迷因起手在GOAT出现之前,本周期最热门赛道为迷因币,而迷因币其中的特色便是包容性强,从动物园的河马MOODENG、到DOGE主人新收养的Neiro、网路原生迷因Popcat等,表现出了「万物皆可迷因」的风潮,而这样子看似无厘头的叙事之下,其实也提供AIAgent生长的土壤。
GOAT是由两个AI对话所产生的迷因币,这也是AI首次透过加密货币和网路实现自身目标,从人类行为中学习。只有迷因币能够承载如此高实验性质的项目,与此同时类似概念币种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大多数功能停留在推特自动发文、回复等等,无实际应用,此时AIAgent币种通常被称其AI+Meme。
代表项目:Fartcoin:市值812M,链上流动性15.9M
GOAT:市值430M,链上流动性8.1M
Bully:市值43M,链上流动性2M
Shoggoth:市值38M,链上流动性1.8M
第二阶段:探索应用逐渐大家意识到,AIAgent不只能够在推特上进行简单互动,而是可以延伸至更多具价值的场景。这包含音乐影像等内容生产,也出现投资分析、资金管理等更加贴合币圈使用者的服务,从这阶段开始,AIAgent与迷因币脱离,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赛道。
代表项目:ai16z:市值1.67B,链上流动性14.7M
Zerebro:市值453M,链上流动性14M
AIXBT:市值500M,链上流动性19.2M
GRIFFAIN:市值243M,链上流动性7.5M
ALCH:市值68M,链上流动性2.8M
番外篇:发行平台当AIAgent应用百花齐放,若是创业者要选择何种赛道才能够把握住这波AI与Crypto的浪潮呢?
答案是Launchpad。
当发行平台其下币种具有财富效应,用户便会持续寻找并购买由该平台所发行代币,而用户的购买所产生的真实收益,也赋能平台币带动价格上涨,而平台币价格持续上涨,资金便会外溢至其下发行币种,形成财富效应。
商业模式明确且具有正向飞轮效应,但仍注意的地方是:Launchpad属于赢者全拿的有马太效应,Launchpad的核心功能是发行新代币,在功能类似的情况之下,所要比拼的便是旗下项目的品质,若单一平台能够稳定产出优质项目,并且具有造富效应,用户对于该发行平台黏着度自然就会提升,且其他项目难以抢夺用户。
代表项目:VIRTUAL:市值3.4B,链上流动性52M
CLANKER:市值62M,链上流动性1.2M
VVAIFU:市值81M,链上流动性3.5M
VAPOR:市值105M
第三阶段:寻求协作在AIAgent开始实现更多实用功能后,开始探索项目之间的协作,建立更强大的生态系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互操作性与生态网路的扩展,特别是能否与其他加密项目或协议产生协同效应。例如,AIAgent可能与DeFi协议合作,提升自动化投资策略,或与NFT项目整合,实现更聪明的工具。
要实现高效的协作,首先需要建立规范化的框架,为开发人员提供预设的组件、抽象概念以及相关工具,以简化复杂AIAgent的开发过程。透过针对AIAgent开发中常见的挑战提出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这些框架能帮助开发人员将精力集中于各自应用的独特性,而非每次都从零开始设计基础结构,从而避免重复造轮子的问题。
代表项目:ELIZA:市值100M,链上流动性3.6M
GAME:市值237M,链上流动性31M
ARC:市值300M,链上流动性5M
FXN:市值76M,链上流动性1.5M
SWARMS:市值63M,链上流动性20M
第四阶段:基金管理从产品层面,AIAgent可能更多充当简单的工具角色,例如给予投资建议以及产生报表。然而基金管理需要更高层次的能力,包括策略设计、动态调整和市场预测,这标志着AIAgent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开始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
随着传统金融资金加速进入加密市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需求不断提升。AIAgent的自动化和高效率正好能补足这一需求,特别是在执行如套利策略、资产再平衡和风险对冲等功能时,AIAgent可显著提升基金的竞争力。
代表项目:ai16z:市值1.67B,链上流动性14.7M
Vader:市值91M,链上流动性3.7M
SEKOIA:市值33M,链上流动性1.5M
AiSTR:市值13.7M,链上流动性675K
期许第五阶段:重塑Agentnomics当前我们处于第四阶段,抛开币价不谈,当前大多数CryptoAIAgent并未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应用当中,就以笔者为例,最常使用的AIAgent还是Web2的Perplexity,偶尔会看AIXBT的分析推文,除此之外CryptoAIAgent的使用频率极低,因此在第四阶段可能会停留较久,在产品层面尚未成熟。
而笔者认为在第五阶段,AIAgent不仅仅是功能或应用的聚合体,而是整个经济模型的核心——Agentnomics(Agent经济学)的重塑。这个阶段的发展不仅涉及技术演进,更关键的是重新定义分布者(Distributor)、平台(Platform)与Agent供应商(AgentVendor)之间的代币经济关系,创造全新生态系统。以下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1.类比互联网的发展历史Agentnomics的形成过程可以类比互联网经济的演变,例如微信与支付宝等超级应用的诞生。这些应用透过整合平台经济,将独立的应用程序引入自身生态,成为多功能入口。在这一过程中,应用供应商与平台之间形成了协作与共生的经济模式,而AIAgent也将在第五阶段中重演类似的进程,但以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技术为基础。
2.重塑分布者、平台与Agent供应商的关系在AIAgent的生态中,三者将建立一个紧密联系的经济网络:
分布者(Distributor):负责将AIAgent推广给最终用户,例如通过专业应用市场或DApp生态。
平台(Platform):提供基础设施与协作框架,允许多个Agent供应商在统一的环境下运行,并负责管理生态的规则与资源分配。
Agent供应商(AgentVendor):开发并提供不同功能的AIAgent,为生态系统输送创新应用与服务。
透过代币经济设计,分布者、平台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将实现去中心化分配,例如分成机制、贡献回报和治理权利,从而促进协作并激励创新。
3.超级应用的入口与整合当AIAgent进化为超级应用入口,将能够整合多种平台经济,吸纳并管理大量独立的Agent。这类似于微信与支付宝如何整合独立应用进入其生态,AIAgent的超级应用将进一步打破传统应用孤岛。